多肽概念股有哪些,多肽概念上市公司龙头一览

股涨停2022-06-26 01:44:14 举报

多肽概念股有哪些,多肽概念上市公司龙头一览

多肽概念股有:

凯莱英: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业务板块拓展思路清晰,公司基于小分子CDMO领域的竞争优势,逐渐延伸服务链条至核酸、多肽、多糖等化学大分子和生物药CDMO,以及临床研究服务等领域,看好公司打造创新生产一站式服务体系的发展前景。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65.28%至20.6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23.59%至4.99亿。

回顾近30个交易日,凯莱英股价上涨0.7%,总市值上涨了27.78亿,当前市值为743.12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39.26%。

普利制药: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署《共建医药创新技术中心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于硼中子药物、mRNA核酸药物、纳米多肽药物、蛋白药物以及靶向递送系统等领域,开发面向重大疾病防治领域的医药创新药物并进行战略合作。

普利制药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4.58%至3.6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3.44%至1.62亿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普利制药股价上涨15.97%,总市值上涨了17.26亿,当前市值为145.29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63.91%。

诺泰生物:凭借在多肽药物领域积累的药物设计研发以及多肽合成和小分子合成技术优势,公司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三个单体结构域,通过酶切位点酰胺键改造“变形钥匙”理论,将底物肽转化为主蛋白酶抑制剂进行药物开发,以研发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针对性创新药物。

诺泰生物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9.22%至1.3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9.45%至1609.31万。

在近30个交易日中,诺泰生物有15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2.4%,最高价为28.5元,最低价为26.71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诺泰生物的市值下跌了1.34亿元,下跌了2.4%。

翰宇药业:公司作为国内多肽药物龙头企业,目前拥有12个多肽药物,9个新药证书,17个临床批件。公司具有丰富的产品储备,形成了六大核心业务,分别是原料药、多肽制剂、高端化学药、生物药物、医疗器械、慢病管理,主要产品已覆盖止血药、消化系统用药、妇科类用药、调节免疫功能药物、心血管用药、多肽原料药、医疗器械、慢病管理产品等。公司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几家具有产业化大多数多肽原料药的企业之一,尤其是在利拉鲁肽和格拉替雷等技术难度极高的多肽原料药产业化方面,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

翰宇药业2022年第一季度季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36%至1.6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45.7%至-5765.48万。

回顾近30个交易日,翰宇药业股价下跌19.25%,最高价为16.68元,当前市值为123.88亿元。

赛升药业:并购基金所投的北京康乐卫士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正开发一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COVID-19重组蛋白递呈多肽疫苗。

赛升药业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7.6%至1.9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51.23%至1.07亿。

在近30个交易日中,赛升药业有16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8.09%,最高价为13.6元,最低价为13.04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赛升药业的市值下跌了4.77亿元,下跌了8.09%。

圣诺生物:公司具备多肽原料药和制剂的全流程研发管线和全产业链平台,能够为多肽创新药和仿制药提供从工艺路线设计,到小试、中试、工艺验证和质量研究等药学研究服务,以及药物研发及商业化生产所需原料药、制剂产品的全链条定制生产服务,涵盖从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到临床试验和上市销售的完整药物开发周期。公司在多肽药物研发生产领域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先后为苏州派格生物、百奥泰生物、八加一等新药研发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30余个项目的药学研究及定制生产服务,其中1个多肽创新药已获批上市进入商业化阶段,另有7个多肽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圣诺生物2022年第一季度季报显示,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44%至8074.48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2.64%至1429.29万元。

近30日圣诺生物股价下跌11.51%,最高价为33.19元,2022年股价下跌-25.04%。

申联生物:公司产品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2600+2700+2800)及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合成肽疫苗(多肽2700+2800+MM13)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批件。

申联生物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48%至8904.95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5.7%至2392.86万。

申联生物在近30日股价上涨1.74%,最高价为9.26元,最低价为7.86元。当前市值为33.1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39.83%。

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