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概念上公司名单一览(2022/10/3)

股涨停2022-10-03 07:51:50 举报

2022年TFT概念股有:

京东方A(000725):9月30日消息,京东方A主力净流入4269.73万元,超大单净流出2684.37万元,散户净流出858.65万元。

京东方在北京、成都、绵阳、合肥、鄂尔多斯、重庆、福州、武汉等地拥有14条半导体显示生产线,其中包括全球首条最高世代—京东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产线及中国首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并且推出BDCell显示技术,让显示屏实现百万级超高对比度,获2019IFA产品技术创新大奖创新显示技术金奖和2018年度CHINASID最佳创新显示金奖——65英寸UHDBDCELL。

在近7个交易日中,京东方A有4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4.28%,最高价为3.44元,最低价为3.34元。和7个交易日前相比,京东方A的市值下跌了53.48亿元。

TCL科技(000100):9月30日消息,TCL科技资金净流出2394.61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出1089.09万元,换手率0.48%,成交金额2.33亿元。

子公司华星光电开展半导体显示面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以及半导体显示相关业务的协同管理;华星光电子公司华显光电从事中小尺寸TFT-LCD/OLED显示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广东聚华定位于印刷和柔性显示研发公共开放平台,开展印刷显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华睿光电主要从事自主IP的OLED关键材料的开发。2018年5月22日晚公告,为顺应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把握大尺寸超高清显示面板高速增长的市场机遇,公司拟在深圳市光明新区新投资建设一条产能达到月加工3370mm×2940mm玻璃基板约9万张的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主要生产和销售65"、70"(21:9)、75"的8K超高清显示屏及65"OLED、75"OLED显示屏等。项目总投资约426.83亿元。

近7个交易日,TCL科技下跌4.96%,最高价为3.8元,总市值下跌了25.26亿元,下跌了4.96%。

莱宝高科(002106):9月30日该股主力资金净流出38.6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出688.67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入650.07万元,中单资金净流入310.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71.9万元。

公司现有的主导产品及技术均属于光学光电子领域的技术及产品,主导产品包括ITO导电玻璃、TFT-LCD面板及模组、盖板玻璃、笔记本电脑用触摸屏、车载触摸屏等,相关技术包括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光刻技术、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干法刻蚀技术、图形加工技术、CNC精雕加工、丝网印刷、全贴合加工等一系列先进技术。

近7日莱宝高科股价下跌4.42%,2022年股价下跌-50.65%,最高价为8.11元,市值为54.35亿元。

同益股份(300538):9月30日该股主力净流入99.41万元,大单净流入99.41万元,中单净流入4.77万元,散户净流出104.18万元。

公司先后引进韩国SMS丙烯酸树脂产品、韩国KISCO光引发剂产品及DKC光敏剂等产品,涵盖LCD-TFT正性光刻胶,芯片及半导体行业i/g/h线光刻胶,主要应用于中高端市场;目前公司引进的原材料在国内客户端持续测试中且有部分销售。

近7日股价下跌8.39%,2022年股价下跌-154.48%。

公司掌握国内领先的FPD光电玻璃薄化、镀膜等工艺技术,形成TFT-LCD、OLED光电玻璃领域较为完善的综合解决方案,已成为国内平板显示(FPD)光电玻璃精加工行业的领先公司之一,在此基础上,公司新增光器件板块,包括光学结构件、消费电子终端精密结构件、具备光学性能的塑胶器件、薄膜器件等。旗下负责切割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沃特佳已通过大型面板企业京东方、深天马、信利光电、深超光电、群创光电等客户的验证,并成为终端客户华为、OPPO、VIVO的二级合格供应商;2019年3月份,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进入韩国三星供应链的切割企业,通过韩国三星的二级供应商认证。

在近7个交易日中,沃格光电有6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10.81%,最高价为15.05元,最低价为14.72元。和7个交易日前相比,沃格光电的市值下跌了3216.79万元。

万润股份(002643):9月30日消息,万润股份9月30日主力净流入199.67万元,超大单净流出300.08万元,大单净流入499.75万元,散户净流入408.55万元。

公司的显示材料主要包括高端TFT液晶材料和OLED材料,公司是该行业国内领先企业。公司高端TFT液晶单体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15%以上,是全球主要的高端TFT液晶单体材料生产商之一。OLED材料方面,公司主要产品包括OLED单体材料与OLED中间体材料,为该领域国内领先企业。

近7日股价下跌8.3%,2022年股价下跌-57.75%。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