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很关键!晶圆测试行业股票名单一览(9月30日)

股涨停2022-09-30 07:26:01 举报

股涨停为您整理的2022年晶圆测试概念股,供大家参考。

华峰测控688200:资金流向数据方面,9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流入789.37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出598.66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入1388.0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80.09万元。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8.78亿(120.96%),净利润4.39亿(120.28%),销售毛利率80.22%。

公司旗下STS8200产品是国内率先正式投入量产的全浮动测试的模拟测试系统,STS8202产品是国内率先正式投入量产的32工位全浮动的MOSFET晶圆测试系统,STS8203产品是国内率先正式投入量产的板卡架构交直流同测的分立器件测试系统,并且可以自动实现交直流数据的同步整合。

华润微688396:9月29日该股主力净流入81.55万元,超大单净流出9.96万元,大单净流入91.51万元,中单净流入510.04万元,散户净流出591.59万元。

华润微2021年总营业收入92.49亿(32.56%),净利润22.68亿(135.34%),销售毛利率35.33%。

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功率器件企业,MOSFET是公司最主要的产品之一,是国内营业收入最大、产品系列最全的MOSFET厂商。公司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提供-100V至1500V范围内低、中、高压全系列MOSFET产品的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拥有全部主流MOSFET器件结构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主要企业,生产的器件包括沟槽栅MOS、平面栅VDMOS及超结MOS等。公司产品与方案业务板块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领域。根据IHSMarkit的统计,以销售额计,公司在中国MOSFET市场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英飞凌与安森美两家国际企业。公司在无锡拥有3条晶圆制造六吋线,年产能248万片;无锡和重庆各拥有1条八吋线,年产能144万片;12吋产线计划投资75.5亿元,配套建设12吋外延及薄片工艺能力,预计在2022年可以实现产能贡献,该产线规划月产能3万片,将主要用于自有功率器件产品的生产。公司封测产能主要分布在无锡、深圳、东莞和重庆,年晶圆测试达199万片,年封装能力为97亿颗,年测试成品电路67亿颗。公司于2020年10月19日晚发布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不超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1.35亿股,募资不超50亿元用于华润微功率半导体封测基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华润微功率半导体封测基地项目总投资42亿元,达产后主要用于封装测试标准功率半导体产品、先进面板级功率产品、特色功率半导体产品。

利扬芯片688135:9月29日该股主力资金净流入276.41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入85.23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入191.17万元,中单资金净流出161.3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15.08万元。

2021年报显示,利扬芯片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同比去年增长54.73%,近5年复合增长31.88%;毛利率52.78%。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基地之一,主营业务包括集成电路测试方案开发、12英寸及8英寸晶圆测试服务(ChipProbing)、芯片成品测试服务(FinalTest)以及与集成电路测试相关的配套服务。公司已累计研发39大类芯片测试解决方案,完成超过3500种芯片型号的量产测试,拥有数字芯片、模拟芯片、混合信号芯片以及射频芯片等多种系统级超大规模芯片(SoC)测试解决方案,具有存储器芯片、消费类电子芯片、逻辑和混合信号芯片、无线射频芯片、系统级芯片、生物芯片和MEMS芯片等的测试能力。公司为国内知名芯片设计公司提供中高端芯片独立第三方测试服务,产品主要应用于通讯、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工控等领域,工艺涵盖8nm、16nm、28nm等先进制程。公司与汇顶科技、全志科技、国民技术、东软载波、锐能微、比特微、西南集成、中兴微、智芯微、紫光同芯、集创北方、博雅科技、华大半导体、高云半导体等众多行业内知名的芯片设计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司于2021年8月11日晚发布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资不超13.65亿元用于东城利扬芯片集成电路测试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苏奥传感300507:9月29日消息,苏奥传感主力资金净流入70.0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5.9万元。

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8.57亿元,净利润9840.52万元,毛利率25.36%。

公司在MEMS压力传感器研究上,通过与龙微科技合作,拥有了自主的研发MEMS汽车芯片的能力,获得了MEMS压力传感器的芯片结构设计,芯片版图设计,芯片流片工艺,芯片晶圆测试等MEMS压力感应芯片的正向开发和测试能力。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