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连续回调买什么避险 市场震荡下跌可以买什么

互联网2020-09-10 09:28:59 举报

A股连续回调,把握机遇还是注意风险?后市如何走?如果市场震荡下跌,投资者可以买什么?A股数日走弱,机构对后市的展望呈现明显的分化态势。

站在三季度尾部的节点,各大机构对经济和股市的研判呈现较大差异。9月9日至10日,中信建投证券2020年度秋季资本市场峰会在上海召开,近两日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的观点就有“针锋相对”的势头。

比如,在A股后市研判中,中信建投证券提示“风险”;中信证券则明确看好未来数月A股的趋势性上涨以及投资机会,认为增量资金驱动的A股中期上行将在9月中下旬启动。

在经济增速方面,中信建投证券认为三季度GDP增速可能是年内高点,若疫情反复,四季度呈现较大下行压力;中信证券预计三四季度经济将恢复到疫情前的合理状态,增速有望达到6%左右。

其实,两家券商对经济展望的不同态度在策略会主题中已展露无遗,中信证券的策略会主题是“新格局的机遇”,中信建投证券的主题是“处变不惊”。

就资产配置来看,黄文涛认为,A股风格趋于平衡。指数持续上涨面临压力,原因是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中期经济复苏方向确定,但过程可能有波折;美债利率上行,美股在高位或增加波动。在结构上或趋于平衡,科技、医药等估值分化严重,短期复苏对周期、制造、消费等相对有利。

债券方面,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周期,无风险利率处于较低中枢,长端收益率逐渐接近最优配置区。今年是收益率极低值,明年或出现收益率极高值。黄文涛认为,10年国债3.1%-3.2%以上配置型投资者可积极介入。交易型投资者建议采用哑铃型交易策略,短端博取供给压力减小后的收益率下行。超长端博取明年经济增速下降后的收益率下行。

商品来看,原油、钢铁等工业品的价格经过估值修复后,供需层面的潜在矛盾仍未系统性化解,在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后,未来需求走势仍待检验,短期走势或以震荡为主;此外,全球流动性充裕以及大国博弈两大基础尚未动摇,中期仍看好金价上行,但短期由于实际利率大概率走低,避险情绪也可能回落,金价高位面临扰动。

如果市场震荡下跌,投资者可以买什么?张玉龙给出了三条主线,分别是科技、消费以及医药板块。

就科技板块而言,在全球化分工的情况下,中国在产业链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半导体、5G、AI等领域补短板仍然是投入的方向,也能带动经济发展。中信建投证券建议在成长板块中,需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选择出公司治理优异、具备成长能力的公司。

就医药板块而言,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医药行业出现了井喷发展。社会老龄化、医疗投入长期不足都是当前社会的迫切需求。加大对医疗健康的投入,能够形成有效的闭环,实现健康大循环。

中信证券对后市预判偏“乐观”

与中信建投证券资本市场峰会几乎同时,中信证券也举办了秋季策略会,双方的观点可谓“智者见智”。

中信证券认为,A股目前是一个增量资金驱动的市场,绝不是存量资金在博弈的市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风格切换思维本身是不利于获得更高收益的,增量资金驱动的A股中期上行将在9月中下旬启动。这个判断与中信建投迥异,张玉龙在9日的策略预判中表示,利率宽松利率结束意味着风格不停地切换,中期策略报告中已做出判断,市场风格在下半年一定会切换,切换得越早大家越受益。

在建议配置个股方面,中信证券建议投资者聚焦受益于弱美元和商品/能源涨价的板块(黄金、有色金属、化工)、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消费回暖的可选消费品种以及绝对值足够低且已经相对充分消化利空因素的保险、银行。

就汇率而言,中信证券认为,对于开放经济体而言,超额的货币投放会引起广义通胀,对货币形成长期贬值压力。国内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利率水平吸引力强,经济复苏强劲,人民币有长期升值基础。

就GDP增速而言,中信证券认为,短期经济前景来看,预计政策将加速落地,经济将趁势而上,三四季度经济有望恢复到疫情前的合理状态,增速有望达到6%左右,今年中国将有望成为全球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整体来看,中信观点偏温和,持乐观态度;建投偏审慎,持中性态度。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券商研报主要用于服务机构投资者,主要价值在于完整严密的逻辑链条,上述对比不排除有断章取义的成分,若要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进一步阅览研报全文,以研报为准。